劉文杰:鄂爾多斯民族劇院與裝飾混凝土的一次深度對話
A. 項目概況
劇院與文化中心
圖書館與博物館
劇院、博物館、圖書館、文化中心四大文化建筑聚合成文化廣場,同期規(guī)劃設計,同期投入使用
項目位置:鄂爾多斯市康巴什新區(qū)城市文化中心區(qū),四大文化建筑之一[Page]
總平面圖
共享大廳層平面圖[Page]
2006年6月動工,2008年底主體結構基本完工,2009年3月開始外掛石材安裝工程,同年7月底工程竣工,8月18日作為第11界亞洲節(jié)主場投入使用。
從文化廣場看劇院[Page]
劇場觀眾廳內景
共享大廳內景[Page]
B. 深度對話
初次對話--石材的選擇
建筑特點:1、異型曲面結構;2、外裝飾表皮線面復雜;3、地域特色與文化要求
材料要求:1、暖色調;2、表面質感比較強;3、可塑性強、便于實施。
寶貴石藝裝飾混凝土材料作為首選,但更傾向于細膩的石材品種[Page]
最終確定采用600X900、10mm寬劇齒紋理板材。所有拼裝方案均采用橫平豎直的分隔方式。
第二次對話--工藝的集成
首先遇到的難題是:一次鋼結構與混凝土結構施工偏差過大,導致二次設計、定位面臨巨大挑戰(zhàn)
其次遇到的難題是:由于工期緊張,并受氣候條件影響,石材色差、色向受到影響,安裝精度不能滿足要求。[Page]
解決方案之一:通過調整設計、尤其是腰線以上部分設計,滿足工期進度要求
解決方案之二:通過細化設計、強化大小圓的質感對比和變化,增加西部刻劃設計,豐富視覺感受。
解決方案之三:通過拉色工藝處理,解決色差問題,統(tǒng)一大小圓的色相,增強視覺感受的統(tǒng)一性。
終級對話--完美的組合
大圓劇場:相對粗放而豐富的建筑處理,強烈的建筑質感。
小圓音樂廳:相對簡約而光潔的建筑處理,平和的建筑質感。
大小圓對比而協(xié)調:形成完美、統(tǒng)一的動感組合
光影如歌的變化 [Page]
C. 反思、反思。。。
37年前,悉尼歌劇院那貝殼形尖屋頂,由2194塊每塊重15.3噸的彎曲形混凝土預制件、 105萬塊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磚覆蓋外表,用鋼纜空間拉建技術和精密觀測技術完成。 37年后的今天,我們仍在采用家裝式的現(xiàn)場裁定工藝完成著巨大的鋼與混凝土工程。這,值得設計師、施工方、材料商、政府領導的總結與反思。。。
作者:中房集團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劉文杰
(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)
編輯:
監(jiān)督:0571-85871513
投稿:news@ccement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