廢棄材料制成可再生生物水泥 有望在土壤改良、控制海灘侵蝕等方面“大顯身手”
據(jù)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,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科學家開發(fā)出了一種新工藝,利用工業(yè)電石渣和尿液中的尿素這兩種常見的廢料來制造生物水泥,新方法能使生物水泥變得更環(huán)保及更可持續(xù),有望在土壤改良、控制海灘侵蝕以及文物雕像修復等方面“大顯身手”。相關研究發(fā)表于《環(huán)境化學工程雜志》。
研究人員指出,他們新研制出的生物水泥由生產乙炔氣產生的廢料工業(yè)電石渣和哺乳動物尿液中的尿素這兩種廢料制成。首先,他們用酸處理電石渣,產生可溶性鈣,隨后將尿素添加到可溶性鈣中,形成膠結溶液,接著在溶液中加入細菌培養(yǎng)物,細菌分解溶液中的尿素,形成碳酸鹽離子。碳酸鹽離子和可溶性鈣離子發(fā)生反應的過程被稱為微生物誘導方解石沉淀,當這種反應在土壤或沙子中發(fā)生時,生成的碳酸鈣將土壤或沙子顆粒黏合在一起,以增加其強度,并填充它們之間的孔隙,從而減少水滲透進材料中。
最新研究負責人、土木與環(huán)境工程學院院長楚劍教授表示:“生物水泥是傳統(tǒng)水泥的可持續(xù)可再生替代品,極具應用潛力。我們使用兩種廢料作為原材料,使生物水泥更具可持續(xù)性。從長遠來看,這不僅會降低生產生物水泥的成本,還將降低廢物處理的成本?!?/p>
結果顯示,使用生物水泥加固的土壤無側限抗壓強度高達1.7兆帕,高于使用等量水泥處理的相同土壤的無側限抗壓強度,使用這種生物水泥適用于土壤改良項目,如加固地面或減少滲水,或控制海岸線侵蝕等。另外,細菌培養(yǎng)液和膠結液都是無色的,當涂在巖石上時,其原始顏色得以保留,這使新研制出的生物水泥對修復古老的巖石遺跡和文物很有用。
楚劍表示:“在生產水泥的過程中,人們需要在超過1000攝氏度的高溫下燃燒原材料,這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。但我們的生物水泥在室溫下生產,不燃燒任何東西,是一種更環(huán)保、能耗更低、碳中性的工藝?!?/p>
該團隊目前正與新加坡的相關國家機構合作,對這種新型生物水泥開展試驗,也在探索其進一步大規(guī)模應用,如通過密封裂縫修復道路、密封地下隧道的縫隙以防止?jié)B水等。
編輯:敖思
監(jiān)督:0571-85871667
投稿:news@ccement.com